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充分发挥阳光资源、绿色生态、国土空间等优势,坚持稳面积与提质效两手发力,大力发展高原特色错季精品水果,“阳光生态花果园”建设提级快进,呈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美好画卷。
走进永仁县莲池乡的冬枣种植基地,青翠的枣树枝头挂满了饱满的果实,返乡创业青年邓力铭带领工人们开始了一天的采摘,他们穿梭在枣树间,小心翼翼地采摘着每一颗成熟的冬枣。得益于当地独特的气候条件,永仁冬枣凭借提前上市的优势和优良品质,正成为带动群众增收的“致富果”。“今年我辞职回乡,就是看中了家乡独特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冬枣种植。现在我们种了100亩云南冬枣,比北方产区提前近两个月上市,每天能采摘1000多公斤,价格在26至30元一公斤。今年预计产量有60吨左右,产值近150万元。”永仁冬兴果园负责人邓力铭说。
永仁县年平均日照时长2836小时,日照率达65%以上,年平均气温19.2℃,无霜期315天,平均昼夜温差15℃,正是得益于独特的气候条件和充足的阳光资源,永仁冬枣糖分积累更加充分,果肉更加脆甜多汁。在包装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将冬枣按规格分拣、包装,一箱箱的精品水果整齐堆放。客商陈刚表示:“我们在全国各地都收冬枣,永仁的冬枣品质从口感和色泽上面都领先于其他产区的,特别是在糖分和脆度上面,糖分的平均糖度达到了27至28,还有高糖的达到30多,口感脆甜度都比其他地方要好。今天我们刚采了一吨多,主要发往成都、重庆以及浙江嘉兴等地市场,发过去的基本都能卖完。”
产业的发展也为当地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在基地务工的村民们不仅学到了先进的种植技术,还能兼顾家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永仁县莲池乡大袍树村村民李美英告诉记者:“在这里打工离家近,可以照顾家里,工资也还可以。”
近年来,永仁县精准培育乡村产业,实施农业倍增行动,通过政策扶持、技术指导等措施,鼓励返乡青年创业示范,带动冬枣产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全县冬枣种植面积3700亩,今年预计产量可达3550吨,产品远销全国各地,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特色支柱产业。(记者:陈明海 通讯员:李峻豪 李雨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