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德宏州畜牧工作站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及科技帮扶的综合能力,助力养殖户提高肉牛养殖效益,10月28日至30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云南省肉牛产业组成员、云南省草地动物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继才一行到昆明综合试验站的示范县——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开展为期三天的技术指导与调研工作。

调研过程中,指导小组实地考察了盈江县弄璋镇康明奶水牛养殖场,了解了德宏奶水牛养殖场主要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问题,指导小组向养殖场主提出了建议,一是加强对年龄偏大、产奶量低的母牛和公犊的高强度育肥,并及时淘汰和出售;二是认真记录每头泌乳牛的产奶量,通过科学地选种选配,培育泌乳性能优良的后代;三是适当减少存栏量,以降低养殖成本,保持适度规模的盈利养殖,实现以质量取胜的盈利模式。

在德宏州畜牧工作站定点帮扶的芒市孟戛镇大新寨村尖山村民小组,为提升肉牛养殖户对寄生虫病危害的认识,指导小组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养殖户详细讲解了常见寄生虫对肉牛的危害及其影响。此外,他们还为养殖户提供了驱虫药和健胃药,并逐一演示了这两种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同时,对部分肉牛养殖户进行了现场生产技术指导,包括对20余头进行过同期发情处理的配种母牛进行了妊娠检查。另外,向陇川县户撒乡的一家肉羊养殖大户发放了1吨精料、5箱矿物质舔砖及若干消毒药,旨在提升肉牛养殖户的科学养殖水平,并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指导小组还深入毛兴牧业的肉牛养殖场,进行了现场生产技术指导。通过直肠检查的方式,对配种母牛和空怀母牛进行了详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向养殖场主分析了母牛妊娠率及长期不发情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指导小组对养殖场利用百香果果皮饲喂肉牛以降低饲料成本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指出,在利用果渣类饲喂肉牛时,需合理搭配精料和干草,以确保牛只的正常干物质采食量,从而保障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充足营养。

通过实地考察、现场教学和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指导小组不仅为德宏州畜牧工作站的技术人员提供了宝贵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与肉牛养殖户进行了深入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养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从而有望提升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拟稿人/摄影:张继才 审核人:王安奎)